“小桃,恭喜你毕业。”
夏小桃刚刚才开心地和校长合完影,便看到室友在台下祝她毕业。
“毕业真难啊,你倒是只延了半年多,而我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。”
她的室友有一双很漂亮的灰绿色眼睛,此时很期待地看着夏小桃问道,“你要留在这里工作吗?”
“暂时可能留不下来,得回国打工了。”
夏小桃苦笑着回答。
其实她是想留在这边工作的。
在这里求学五年多,她逐渐开始适应并喜欢上这座拥有严谨工业氛围的城市。但最近她所学的专业在国外已不是风口,市场饱和,即便她的简历非常漂亮,也得不到太多很好的面试机会。
夏小桃当初研究生实习过的公司在她毕业之前就早早抛出了橄榄枝,还开出了不错的条件——虽然办公地点在北桥市的分公司,但所有的制度奖惩,休假薪资都与总部一致,属于国内待遇和风评都比较好的外企。
更重要的是,公司十分信任她,并且有意要培养她。
“那我一定会很想你的,我忘不掉你曾经跟我说过的前男友故事。”
室友一副要哭不哭的表情抱住她,非常不舍得地问她的飞机航班,又问她什么时候清行李,什么时候离开宿舍。
前男友。
夏小桃听她突然说起这个词汇还有点愣神,被抱住的时候才想起来是什么时候的事情。
大概是过来这边一年多一点的时候,室友想和她拉进距离而开启的话题。
室友说起自己明明相互喜欢却无疾而终的恋情,又询问夏小桃有没有印象深刻的前任。
“确实有的。”
夏小桃躺在床上,语气平静。
“他人很好,成绩也很好,长得也很帅,很会尊重他人。”
她每说一条就在脑袋里重构着“闻屿”这个形象,语气也带上一些怀念。
原来不知不觉中他们分开的时间已经渐渐超过在一起的时间,原来她如果不刻意去回想的话,曾经觉得很深刻的记忆只需要一年也会变得有些模糊了。
她想着,如果真的要谈论闻屿,那就不能单单只说闻屿。
要说夏小桃在高中的朋友们,说她在小巷子里捡到闻屿的那个下午,说两个人同居的日子,说她的手串、他的耳钉,说她的生日,还有无法一起参加的高中毕业仪式。
反正室友不知道穿书和系统这档子破事。
夏小桃从来没有如此坦诚地在别人面前这样讨论过闻屿的好,或者两人共同的回忆。
曾经的她连男女朋友这一层身份都心虚到避之不及。
“你们很相爱,”室友也同样躺在床上酝酿睡意,又随意问道,“那为什么会分手呢?”
“为什么呢?”
夏小桃也自己问自己,竟然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分手借口,最后只能搪塞到,“可能就是当时觉得不太合适吧。”
“小桃,发什么呆。”
她短暂的神游被室友唤回,两人一起回了宿舍。
回国的机票定在明天清晨,她要早些回去收拾行李。
刚回到宿舍她的手机就响了起来,是她一直在跟的项目的负责人打来的电话。
“夏老师,您这边要回国了是吗?”
这个项目她已经跟了快一年半,但委托方迟迟给不出符合规定的文件,整改也拖拖拉拉,效率极其低下。
“我们这边项目之前暂停了一段时间,现在来了一位新的项目经理,要重启项目,您看回国后还是您来跟这条线吗?”
夏小桃的专业说起来很复杂,但大部分人最终的归宿也还是成为码农。她考虑到码农的岗位很容易被人替代,于是在读书期间有意往传统硬件的方向并行发展学习,也算是替自己找一份养老保险。
她实习的这家公司做传统工业产品发家,掌握着行业内的一线标准。在公司向国外急速扩张的过程增加了业务,并专门成立了一个独立部门,接取其他公司的项目委托。
简单来说,甲方花钱请她们来审核新产品,她们基于行业标准给出反馈意见——不合格的设计、代码、方案,全部需要打回重做,直到她们拍板通过。
“等我入职培训都结束之后再联系您好吗,最近忙着回国的事情,可能暂时没有精力谈论具体的工作。”
她边收拾衣服边通话,“不过大概率还会是我,毕竟已经负责了这么久。”
电话那边好像有其他人在场,轻声嘱咐了些什么,负责人又忙不迭地说,“夏老师,我们项目经理想跟您通话。”
“啊,好的。”
她没想到这位经理刚接手项目就热情满满,急着和自己通话交流。
毕竟上一任经理连资料都整合不齐全,还想和自己套近乎来避开一些核心设计的审查,导致她对这个公司的管理人员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坏印象。
“您好。”
她听到一个低沉好听的男声透过话筒传过来,又慢条斯理地说着,“后续项目麻烦您多上心了。”
“啊,好的,我会的。”
从态度上来看,确实是比上一任要好了很多。
两人互相简单问候了一句就挂断了电话,夏小桃也没有把这通电话放在心上。
还是先顺利回国,找到合适住的房子吧。
对了,回国后要去请那位周依老师吃顿饭,好好谢谢她当时的建议。
夏小桃出国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。
她本身就无依无靠的,半道穿越过来也没什么归属感,国外的五年经历更是教会她在哪里就习惯哪里的生活。
她连北桥市的机场朝哪边开,她要怎么回市中心,统统都已经不记得了。
严格来说她只在北桥市待了一年不到,此时即将要回国也没有多少激动的情绪。
就算有再多难忘的回忆那也只是她人生中短短的一年,如今已经离开了五年之久,还能想起来什么呢。
下午室友提起前男友的时候她尝试回忆了一下闻屿的脸,突然意识到她不仅已经很久没有想起闻屿,连他的长相都变得模模糊糊。
不过这样也好。
夏小桃刚刚才开心地和校长合完影,便看到室友在台下祝她毕业。
“毕业真难啊,你倒是只延了半年多,而我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。”
她的室友有一双很漂亮的灰绿色眼睛,此时很期待地看着夏小桃问道,“你要留在这里工作吗?”
“暂时可能留不下来,得回国打工了。”
夏小桃苦笑着回答。
其实她是想留在这边工作的。
在这里求学五年多,她逐渐开始适应并喜欢上这座拥有严谨工业氛围的城市。但最近她所学的专业在国外已不是风口,市场饱和,即便她的简历非常漂亮,也得不到太多很好的面试机会。
夏小桃当初研究生实习过的公司在她毕业之前就早早抛出了橄榄枝,还开出了不错的条件——虽然办公地点在北桥市的分公司,但所有的制度奖惩,休假薪资都与总部一致,属于国内待遇和风评都比较好的外企。
更重要的是,公司十分信任她,并且有意要培养她。
“那我一定会很想你的,我忘不掉你曾经跟我说过的前男友故事。”
室友一副要哭不哭的表情抱住她,非常不舍得地问她的飞机航班,又问她什么时候清行李,什么时候离开宿舍。
前男友。
夏小桃听她突然说起这个词汇还有点愣神,被抱住的时候才想起来是什么时候的事情。
大概是过来这边一年多一点的时候,室友想和她拉进距离而开启的话题。
室友说起自己明明相互喜欢却无疾而终的恋情,又询问夏小桃有没有印象深刻的前任。
“确实有的。”
夏小桃躺在床上,语气平静。
“他人很好,成绩也很好,长得也很帅,很会尊重他人。”
她每说一条就在脑袋里重构着“闻屿”这个形象,语气也带上一些怀念。
原来不知不觉中他们分开的时间已经渐渐超过在一起的时间,原来她如果不刻意去回想的话,曾经觉得很深刻的记忆只需要一年也会变得有些模糊了。
她想着,如果真的要谈论闻屿,那就不能单单只说闻屿。
要说夏小桃在高中的朋友们,说她在小巷子里捡到闻屿的那个下午,说两个人同居的日子,说她的手串、他的耳钉,说她的生日,还有无法一起参加的高中毕业仪式。
反正室友不知道穿书和系统这档子破事。
夏小桃从来没有如此坦诚地在别人面前这样讨论过闻屿的好,或者两人共同的回忆。
曾经的她连男女朋友这一层身份都心虚到避之不及。
“你们很相爱,”室友也同样躺在床上酝酿睡意,又随意问道,“那为什么会分手呢?”
“为什么呢?”
夏小桃也自己问自己,竟然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分手借口,最后只能搪塞到,“可能就是当时觉得不太合适吧。”
“小桃,发什么呆。”
她短暂的神游被室友唤回,两人一起回了宿舍。
回国的机票定在明天清晨,她要早些回去收拾行李。
刚回到宿舍她的手机就响了起来,是她一直在跟的项目的负责人打来的电话。
“夏老师,您这边要回国了是吗?”
这个项目她已经跟了快一年半,但委托方迟迟给不出符合规定的文件,整改也拖拖拉拉,效率极其低下。
“我们这边项目之前暂停了一段时间,现在来了一位新的项目经理,要重启项目,您看回国后还是您来跟这条线吗?”
夏小桃的专业说起来很复杂,但大部分人最终的归宿也还是成为码农。她考虑到码农的岗位很容易被人替代,于是在读书期间有意往传统硬件的方向并行发展学习,也算是替自己找一份养老保险。
她实习的这家公司做传统工业产品发家,掌握着行业内的一线标准。在公司向国外急速扩张的过程增加了业务,并专门成立了一个独立部门,接取其他公司的项目委托。
简单来说,甲方花钱请她们来审核新产品,她们基于行业标准给出反馈意见——不合格的设计、代码、方案,全部需要打回重做,直到她们拍板通过。
“等我入职培训都结束之后再联系您好吗,最近忙着回国的事情,可能暂时没有精力谈论具体的工作。”
她边收拾衣服边通话,“不过大概率还会是我,毕竟已经负责了这么久。”
电话那边好像有其他人在场,轻声嘱咐了些什么,负责人又忙不迭地说,“夏老师,我们项目经理想跟您通话。”
“啊,好的。”
她没想到这位经理刚接手项目就热情满满,急着和自己通话交流。
毕竟上一任经理连资料都整合不齐全,还想和自己套近乎来避开一些核心设计的审查,导致她对这个公司的管理人员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坏印象。
“您好。”
她听到一个低沉好听的男声透过话筒传过来,又慢条斯理地说着,“后续项目麻烦您多上心了。”
“啊,好的,我会的。”
从态度上来看,确实是比上一任要好了很多。
两人互相简单问候了一句就挂断了电话,夏小桃也没有把这通电话放在心上。
还是先顺利回国,找到合适住的房子吧。
对了,回国后要去请那位周依老师吃顿饭,好好谢谢她当时的建议。
夏小桃出国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。
她本身就无依无靠的,半道穿越过来也没什么归属感,国外的五年经历更是教会她在哪里就习惯哪里的生活。
她连北桥市的机场朝哪边开,她要怎么回市中心,统统都已经不记得了。
严格来说她只在北桥市待了一年不到,此时即将要回国也没有多少激动的情绪。
就算有再多难忘的回忆那也只是她人生中短短的一年,如今已经离开了五年之久,还能想起来什么呢。
下午室友提起前男友的时候她尝试回忆了一下闻屿的脸,突然意识到她不仅已经很久没有想起闻屿,连他的长相都变得模模糊糊。
不过这样也好。